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社科大讲坛>>社科大讲坛>>正文

著名作家鲁敏做客第592期社科大讲坛:新世纪小说如何书写当代人的精神疑难

     2018年01月16日 14:09 访问量:[ ] 人次



2018年1月12日晚,江苏省作协副主席、获得鲁迅文学奖作家鲁敏应邀做客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大讲坛,在千佛山校区3141会议室作了题为“新世纪小说如何书写当代人的精神疑难”的学术交流。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张丽军教授主持。著名作家刘玉栋、评论家赵月斌、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兵以及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教师、各级研究生和社会热爱文学的60余人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。会议室座无虚席,现场气氛热烈。



鲁敏从二十年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经历谈起,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写作的转向过程。从1998年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到2009年获得鲁迅文学奖,鲁敏这十年间的文学创作始终聚焦于乡村审美,在塑造敦厚乡土气息的同时,还关注农村人的精神痛苦和肉体欲望。这种乡村乌托邦的写作,在为她赢得赞美与荣誉的同时,也受到了来自读者的广泛认可。尽管鲁敏的乡村书写备受好评,但她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,而是开始用敏锐的目光进行自我审视和理性反思。自2010年起,鲁敏把创作的目光投向了城市暗疾题材,开始关注城市的阶层分化、物质给人带来的伤害,关注生活中个人的精神疑难问题。鲁敏以小说集《九种忧伤》和《荷尔蒙夜谈》为例,与大家交流了这一时期自己的写作模式,对自己写作过程中曾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细致的剖析。随后,鲁敏分享了自己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《奔月》。在这部小说中,鲁敏依旧沿袭了她对人性暗疾的关注,探讨人们对打破固有、逃离庸常的渴望和对自我身份的困惑。

张丽军教授、作家刘玉栋、马兵教授、评论家赵月斌、刘洪强副教授、祁春风博士等人谈论了阅读《奔月》的独特感受与审美思考。他们围绕着小说中的错位感、戏剧化、小说人物对自我身份的认同、当代人的精神暗疾等问题,与鲁敏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学术对话。大家一致认为,《奔月》是一部富有文学魅力、时代精神和自我灵魂探讨的小说。


随后,现场在座的其他教师、同学们踊跃提问,鲁敏就小说的创作方式、人物形象的塑造、小说的时代现实感等问题进行了耐心地解答。最后,张丽军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,指出鲁敏小说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和思想意义。整场报告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。